1、第一,历史顶部区域知道撤退。你别管走的早了点还是走的稍微晚了点,只要顶部区域退了,就是1/3牛人。
第二,历史底部区域进场。你也别管进了早了点还是晚了点,别管他是右侧还是左侧选手。只要底部区域进来就行。做到了,2/3牛人。
第三,拿到筹码后上涨趋势中是否坚定持有。可以小幅调仓,可以换仓,但大仓位一定是坚定持有。做不到这点的,有可能不赔钱,但99%没赚过大钱。
以上三点做到,80%牛人。每次牛熊都做到,95%牛人。
2、一轮熊市,只有一个真正的“大底”,只有一个真正的“大奇迹日”。
在那之前,会有300-1200个假底。
你可以想想,在不断的新低中,今天是“大底”的可能性是多大?
你要做的,是放弃“抄底”的思维。想办法让自己的筹码分布在一个底部“区域”。
3、熊市就是把妄想抄底的每一波人都埋进去,牛市就是把妄想逃顶的每一波人狠狠地甩下财富列车。
4、一般来说,反弹才是熊市中的大杀器。
大多数人不会在一路暴跌的时候买。这样就需要很多反弹。有短期有中期。大多数人会在反弹中买进去,然后辛辛苦苦涨一个月,一天下跌就可以把利润干没了。
被套了就不会卖了。然后就继续跌,继续反弹,继续换一批人套。
5、无论你持有的品种(每一只,不是组合)怎么跌,底部到来的时候,想尽办法将浮亏保持在10%-15%之间。
如果能够做到,在资本市场你不会死,还会赚很多。
6、识别泡沫,享受泡沫,在泡沫破灭之前悄悄撤退。
不要识别出泡沫就撤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不要主动预测泡沫何时破,更不要做空。索罗斯怎么说的?识别泡沫,享受泡沫,在泡沫破灭前悄悄离去。最后的疯狂通常利润最丰厚。enjoy
享受泡沫和享受泡沫并不同。
像刚才说的,首先要做到的是识别泡沫。也就是说你知道危险。然后才是享受泡沫。你知道危险,但你依然享受。然后才是在破灭前离开。
另一种就不同了。另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这是泡沫。坚信是合理的。他们从来不会想到危险,也不会想到破灭前离开。因为在一个上涨的品种上,一定是有各种利好,各种支撑。否则它也不会涨对不对?
这些利好和支撑是否真的能站住脚,每个人的判断就不同了。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实很重要。
然而,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是“主观”。
尽量不用主观做为操作依据,按照既定策略,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才最重要。数据也好,主观也好,只是策略中的可变参数。
7、一个牛市,错过涨幅最大的10个交易日,将错过70%的涨幅。所以,很多人在牛市里也赚不到钱。因为他们不断逃顶,不断切换,错过大涨。牛市中,坚定持有到高估是唯一选择。
卖出要比买入难10倍。也许是20倍。
8、极大概率能。历史上阴跌时间最长的是2001-2005,整整4年。然后是2007-2012,也是4年,不过中间大幅反弹过,好过很多。这一轮2015至今已经3年。
9、底部区域不是靠猜的。这么说吧,全中国最好的几百家公司,一倍多市净率,就是底部区域。系统风险也许会有,但你看看历史,哪次系统风险不是真正的钻石坑?我们需要的是做好准备捡钻石而非吓得抱着现金发抖
10、确认底部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不断的猜底:幼儿底,婴儿底,尿布底。
第二种是市场走出底部后判断趋势改变。
无论哪种方法,你必须先承认自己対预测的无知。然后对自己判断正确与否都有相对预案。
昨天我就说了,“如果再这么跌下去,我怀疑不远的未来会发生一次非常强烈的反弹。”这不是预测的准,而是根据经验,连跌7周有很大概率会有反弹。至于后续会不会确认底部转为反转,不判断,不预测,观察,然后启动相应预案。
仓位问题,我们的计划中有10%以上是趋势仓位。趋势变了自然会加。这事我会随便告诉你吗
11、是不是底呀,是不是反转了呀,抄不抄啊。
累不累啊。
便宜了你就买,根据便宜的程度,多买点或者少买点。
买到一定地步就停,为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做点准备。
再然后就静静的等着。
趋势不是一天反转的,从大底那天到大幅拉升至少有几个月时间让你上车。
急什么啊?
我是没见过见底后一路就涨上去的牛市。你见过吗。
相反,熊市中极速反弹换一批韭菜套的倒是不少。
踏踏实实的,别主观。根据客观情况执行策略不就完了吗
12、根据历史经验,最终的底部,还缺少一根月线大阴线……
2005年5月8.5%,2008年10月25%,2012年11月创业板12%,2013年6月沪深300是15%
94年7月下跌29%是最低。96年12月下跌13%;96-99一直涨没感觉99是熊市,全年上涨19%。05年5月下跌8%
13、宽基里面的创业。行业里面的军工信息,再加上医疗(不是医药)。
只要这几个就地伏法,A股必见大底。如果这几个依然炒,那就是遥遥无期。
道理很简单,大底就是大家都要死。几个小丑在旁边蹦跶那可不行。
14、2000-2002纳斯达克下跌80%。成就了后面的800%。惨才是好东西。/
15、其实我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投资指数基金,最大的难题并不是买。买很简单,低估买,趋势转折买。成本能差多少,差不了多少,因为无论怎么跌都是有底的。成本控制在底部区域不难。
难的是卖。
涨起来可是没有天花板的。
这已经第三轮了,我还没把卖的问题完全琢磨清楚。无论什么样的策略,总是不能保证卖在最高位附近。左侧卖右侧卖都不行。
真的难
说不难的一定是骗子。巴菲特买中石油,1.6成本跌到1.3最低。拿到12清仓,又眼睁睁涨到21。被人抓到cctv逼老爷子承认卖错了。
16、出货还要再拉起来。最高800,跌到600,多数人还是不敢买。再拉到750,这时候接盘的就冲进来了。所以历史大顶大多数都是M。右边的高点会比左边的低一点。不信你翻翻
17、熊市开始的时候,你认为自己能扛住。毕竟是价投,毕竟了解自己买的股票,毕竟隔壁老王和大v都鼓励你熊市无所谓,拿着就肯定能赚钱,穿越牛熊。
熊市最黑暗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扛不住了。毕竟各种坏消息,账户缩水,但如果现在卖还能剩点。
然后你会发现,熊市也就这样过去了。出于人类的本能,在熊市过去之后,你根本已经不会记得自己曾经的痛苦。觉得无非是那样。
你以为自己很坚强,后来发现并没有那么坚强。
你以为股市会毫无希望,后来发现希望就在那时候开始萌芽。
在资本市场,绝大多数人的各种各样的以为,全都是错的。
18、熊市见底的一个标志是之前极度看多满仓的标志性人物突然有点害怕了,开始看空了。
那就差不多了。
19、牛市见顶的另一个标志:
有人开始在评论里嘲笑低位买入赚几十个点甚至翻倍卖出的人卖早了。
嘲笑得越厉害,见顶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开始骂人,那几乎就确认了。
类似这样的:
“呵呵,踏空狗,我入场x个月就赚了xx%。”
2015年5月-6月,我在球球每天几百人骂。所以这也算一条经验了。
盈利后的卖出真的真的真的很难。
这种难你不自己去操作一个品种,你是体会不到的。
卖早了少吃很多,卖晚了坐电梯。不卖就从大幅盈利变成亏损最终退市。大幅下跌后不卖等反弹,反而等来的可能是继续暴跌。大幅下跌后卖出,反而可能会大幅反弹。而大幅上涨后卖出,又有可能迎来继续的暴涨,没有天空。
目前我本人是有一套卖出的策略,但不能说完美。我也怀疑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完美的卖出体系:每次卖在最高点,哪怕是每次卖在最高区域。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希望未来还能继续提升。
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摁住自己的人性,相信自己的策略,每次坚决执行。在开发出更好的卖出策略前,除了相信它我别无选择
20、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通常情况下,一个不死品种的底部特征。
不说基本面,不说技术面,只说人性面。
第一,前期无数抄底资金被套。
第二,前期无数信心满满抄底的人开始迷茫、徘徊、崩溃。
第三,开始出现大量高手,嘲笑前期抄底的人。
第四,开始出现大量股神,开始预判该品种基本面已经完全坍塌,并将毫无希望。
第五,有人开始一键清仓。
PS,以上五点不要在我这里找,我这里没有。去支付宝或者天天基金、雪球等地方看。
21、新股大面积上市首日破发,是进入底部区域的标志之一。
22、历次市场大底,全都是所有指数估值大致回归同一区域。然后牛市中又大幅分化。换句话说,每次都是大概率所有板块都挤干净水分才见底。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
阅读周刊(第51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上)
阅读周刊(第52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下)
阅读周刊(第53期):E大投资文集之A股特点
阅读周刊(第54期):E大投资文集之资产配置
阅读周刊(第55期):E大投资文集之上涨与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