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xianwuchang | 9月 17, 2022 | E大投资文集, 周刊
1、第一,历史顶部区域知道撤退。你别管走的早了点还是走的稍微晚了点,只要顶部区域退了,就是1/3牛人。
第二,历史底部区域进场。你也别管进了早了点还是晚了点,别管他是右侧还是左侧选手。只要底部区域进来就行。做到了,2/3牛人。
第三,拿到筹码后上涨趋势中是否坚定持有。可以小幅调仓,可以换仓,但大仓位一定是坚定持有。做不到这点的,有可能不赔钱,但99%没赚过大钱。
以上三点做到,80%牛人。每次牛熊都做到,95%牛人。
2、一轮熊市,只有一个真正的“大底”,只有一个真正的“大奇迹日”。
在那之前,会有300-1200个假底。
你可以想想,在不断的新低中,今天是“大底”的可能性是多大?
你要做的,是放弃“抄底”的思维。想办法让自己的筹码分布在一个底部“区域”。
3、熊市就是把妄想抄底的每一波人都埋进去,牛市就是把妄想逃顶的每一波人狠狠地甩下财富列车。
4、一般来说,反弹才是熊市中的大杀器。
大多数人不会在一路暴跌的时候买。这样就需要很多反弹。有短期有中期。大多数人会在反弹中买进去,然后辛辛苦苦涨一个月,一天下跌就可以把利润干没了。
被套了就不会卖了。然后就继续跌,继续反弹,继续换一批人套。
5、无论你持有的品种(每一只,不是组合)怎么跌,底部到来的时候,想尽办法将浮亏保持在10%-15%之间。
如果能够做到,在资本市场你不会死,还会赚很多。
6、识别泡沫,享受泡沫,在泡沫破灭之前悄悄撤退。
不要识别出泡沫就撤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不要主动预测泡沫何时破,更不要做空。索罗斯怎么说的?识别泡沫,享受泡沫,在泡沫破灭前悄悄离去。最后的疯狂通常利润最丰厚。enjoy
享受泡沫和享受泡沫并不同。
像刚才说的,首先要做到的是识别泡沫。也就是说你知道危险。然后才是享受泡沫。你知道危险,但你依然享受。然后才是在破灭前离开。
另一种就不同了。另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这是泡沫。坚信是合理的。他们从来不会想到危险,也不会想到破灭前离开。因为在一个上涨的品种上,一定是有各种利好,各种支撑。否则它也不会涨对不对?
这些利好和支撑是否真的能站住脚,每个人的判断就不同了。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实很重要。
然而,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是“主观”。
尽量不用主观做为操作依据,按照既定策略,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才最重要。数据也好,主观也好,只是策略中的可变参数。
7、一个牛市,错过涨幅最大的10个交易日,将错过70%的涨幅。所以,很多人在牛市里也赚不到钱。因为他们不断逃顶,不断切换,错过大涨。牛市中,坚定持有到高估是唯一选择。
卖出要比买入难10倍。也许是20倍。
8、极大概率能。历史上阴跌时间最长的是2001-2005,整整4年。然后是2007-2012,也是4年,不过中间大幅反弹过,好过很多。这一轮2015至今已经3年。
9、底部区域不是靠猜的。这么说吧,全中国最好的几百家公司,一倍多市净率,就是底部区域。系统风险也许会有,但你看看历史,哪次系统风险不是真正的钻石坑?我们需要的是做好准备捡钻石而非吓得抱着现金发抖
10、确认底部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不断的猜底:幼儿底,婴儿底,尿布底。
第二种是市场走出底部后判断趋势改变。
无论哪种方法,你必须先承认自己対预测的无知。然后对自己判断正确与否都有相对预案。
昨天我就说了,“如果再这么跌下去,我怀疑不远的未来会发生一次非常强烈的反弹。”这不是预测的准,而是根据经验,连跌7周有很大概率会有反弹。至于后续会不会确认底部转为反转,不判断,不预测,观察,然后启动相应预案。
仓位问题,我们的计划中有10%以上是趋势仓位。趋势变了自然会加。这事我会随便告诉你吗
11、是不是底呀,是不是反转了呀,抄不抄啊。
累不累啊。
便宜了你就买,根据便宜的程度,多买点或者少买点。
买到一定地步就停,为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做点准备。
再然后就静静的等着。
趋势不是一天反转的,从大底那天到大幅拉升至少有几个月时间让你上车。
急什么啊?
我是没见过见底后一路就涨上去的牛市。你见过吗。
相反,熊市中极速反弹换一批韭菜套的倒是不少。
踏踏实实的,别主观。根据客观情况执行策略不就完了吗
12、根据历史经验,最终的底部,还缺少一根月线大阴线……
2005年5月8.5%,2008年10月25%,2012年11月创业板12%,2013年6月沪深300是15%
94年7月下跌29%是最低。96年12月下跌13%;96-99一直涨没感觉99是熊市,全年上涨19%。05年5月下跌8%
13、宽基里面的创业。行业里面的军工信息,再加上医疗(不是医药)。
只要这几个就地伏法,A股必见大底。如果这几个依然炒,那就是遥遥无期。
道理很简单,大底就是大家都要死。几个小丑在旁边蹦跶那可不行。
14、2000-2002纳斯达克下跌80%。成就了后面的800%。惨才是好东西。/
15、其实我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投资指数基金,最大的难题并不是买。买很简单,低估买,趋势转折买。成本能差多少,差不了多少,因为无论怎么跌都是有底的。成本控制在底部区域不难。
难的是卖。
涨起来可是没有天花板的。
这已经第三轮了,我还没把卖的问题完全琢磨清楚。无论什么样的策略,总是不能保证卖在最高位附近。左侧卖右侧卖都不行。
真的难
说不难的一定是骗子。巴菲特买中石油,1.6成本跌到1.3最低。拿到12清仓,又眼睁睁涨到21。被人抓到cctv逼老爷子承认卖错了。
16、出货还要再拉起来。最高800,跌到600,多数人还是不敢买。再拉到750,这时候接盘的就冲进来了。所以历史大顶大多数都是M。右边的高点会比左边的低一点。不信你翻翻
17、熊市开始的时候,你认为自己能扛住。毕竟是价投,毕竟了解自己买的股票,毕竟隔壁老王和大v都鼓励你熊市无所谓,拿着就肯定能赚钱,穿越牛熊。
熊市最黑暗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扛不住了。毕竟各种坏消息,账户缩水,但如果现在卖还能剩点。
然后你会发现,熊市也就这样过去了。出于人类的本能,在熊市过去之后,你根本已经不会记得自己曾经的痛苦。觉得无非是那样。
你以为自己很坚强,后来发现并没有那么坚强。
你以为股市会毫无希望,后来发现希望就在那时候开始萌芽。
在资本市场,绝大多数人的各种各样的以为,全都是错的。
18、熊市见底的一个标志是之前极度看多满仓的标志性人物突然有点害怕了,开始看空了。
那就差不多了。
19、牛市见顶的另一个标志:
有人开始在评论里嘲笑低位买入赚几十个点甚至翻倍卖出的人卖早了。
嘲笑得越厉害,见顶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开始骂人,那几乎就确认了。
类似这样的:
“呵呵,踏空狗,我入场x个月就赚了xx%。”
2015年5月-6月,我在球球每天几百人骂。所以这也算一条经验了。
盈利后的卖出真的真的真的很难。
这种难你不自己去操作一个品种,你是体会不到的。
卖早了少吃很多,卖晚了坐电梯。不卖就从大幅盈利变成亏损最终退市。大幅下跌后不卖等反弹,反而等来的可能是继续暴跌。大幅下跌后卖出,反而可能会大幅反弹。而大幅上涨后卖出,又有可能迎来继续的暴涨,没有天空。
目前我本人是有一套卖出的策略,但不能说完美。我也怀疑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完美的卖出体系:每次卖在最高点,哪怕是每次卖在最高区域。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希望未来还能继续提升。
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摁住自己的人性,相信自己的策略,每次坚决执行。在开发出更好的卖出策略前,除了相信它我别无选择
20、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通常情况下,一个不死品种的底部特征。
不说基本面,不说技术面,只说人性面。
第一,前期无数抄底资金被套。
第二,前期无数信心满满抄底的人开始迷茫、徘徊、崩溃。
第三,开始出现大量高手,嘲笑前期抄底的人。
第四,开始出现大量股神,开始预判该品种基本面已经完全坍塌,并将毫无希望。
第五,有人开始一键清仓。
PS,以上五点不要在我这里找,我这里没有。去支付宝或者天天基金、雪球等地方看。
21、新股大面积上市首日破发,是进入底部区域的标志之一。
22、历次市场大底,全都是所有指数估值大致回归同一区域。然后牛市中又大幅分化。换句话说,每次都是大概率所有板块都挤干净水分才见底。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
阅读周刊(第51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上)
阅读周刊(第52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下)
阅读周刊(第53期):E大投资文集之A股特点
阅读周刊(第54期):E大投资文集之资产配置
阅读周刊(第55期):E大投资文集之上涨与下跌
由 xianwuchang | 9月 10, 2022 | E大投资文集, 周刊
1、下跌永远是机会。所有人都知道这点,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抓住下跌的机会?
很简单。
那些抓不住下跌机会的人,要不然就是底部害怕了,要不然就是底部没钱了。
所以抓住底部机会的人,能力、勇气、视野,缺一不可。
在所有炒股的人里面,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极少数。
2、没有下跌就没有超额利润。没有大跌就赚不到大钱。没有暴跌就没有巨额财富。证券市场的波动非常正常,我们要做的就是所有人悲观恐慌的时候伸出兰花指拿起鼠标点一下买入。
3、你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持仓的品种下跌你会毫无感觉?
是你已经知道它有多少概率下跌,然后一直等着它的发生。
下跌怎么会是风险呢。没有下跌,超额利润无从谈起。
当然,最关键的,是你点击买入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未来有多好,还是未来会有多坏。
4、再次提醒大家,没有不好的品种,只有不好的价格。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是错的。
价格低就是最大的利好,对于满把现金的你来说,下跌的东西才是坠吼的。
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买便宜货。
5、买跌&追涨
在我的投资世界观中,下跌,永远是风险释放而不是风险累积。上涨,则相反。当然,这是针对我们投资的指数基金这样的几乎永远不会死的品种来讲。个股个债则绝非如此,我们不展开讨论。
指数点位这个数字,并不是我们应该看重的东西。投资指数看点位要吃大亏。
举个例子。
1937年,也就是大概80年前,美国道琼斯指数是120点。如果这个时候,一个美国人想买道琼斯指数,结果发现指数比五年前上涨了一倍,最终决定放弃买入。那么80年后,他就失去了一个将近200倍收益的机会。
注意,不要深究细节。比如之后在1941年道指又跌破120点,比如80年200倍收益高不高,比如1937年还没有指数基金。我要讨论的不是这些。
我想说的是,指数到底多少点,不是你该不该投资的关键。3000点还是3300,还是4000,还是5000,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买的东西贵不贵。
上个月我就说过,8月特别关键。因为有3000家公司要披露半年报。半年报披露后,很多指数就会变得便宜一点。那么10月份公布三季报后,很多指数又会便宜一点。也许7月不能买的,8月能买了。8月不能买的,10月又能买了。谁知道呢,这重要吗,我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掏钱买的东西值不值。
如果在2005年,你眼睁睁的看着上证跌到998没买,一两个月后涨到1200,你觉得低位不买涨了20%再买就是傻,那么,你也最终将完全丧失2年后6000点5倍的财富机会。
说这么多,明白了吗?
涨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花多少钱,办了多少事。
6、我的观点:任何投资品种,不会死的那种,从最高价跌到20%-32%就是极限大底。一般32%就是非常不错了,极限品种会到20%,那就是钻石底。比如上一波比特币,从2万到6000,正好30%。个人认为,房价也是如此。
2000年纳指最高点5132,2002年最低点1160,是最高点的22.6%。
估值跌幅肯定不重要,因为与时间有关。另外,估值没有一个“必然”的区间。你觉得20很低,可能会继续到10,又可能到5。所以要从很多维度去考虑,找到一个大概率的共振区间。当所有维度都指向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恐怕就很值得关注了。
7、一个不会死的品种,除非它是真正的超级成长品种,会不停的涨以外。
想要获得高收益,有两点。
一个是横盘时间够久。越久,未来涨的越高。
一个是跌的够深。跌的越深,爆发力越强。
所以每一个点的下跌,都代表了未来一个多点的收益。正常成长收益+回归收益就是你的真实收益。
所以,除非你是真的满仓没有一点钱再买了。否则,按理说,你应该盼着跌的更多一点才对
8、这就是阴跌。其实阴跌最大的伤害是让你丧失希望,其它的倒也无所谓。账面市值可以通过各种办法保住。熊市不是没机会,尽量不赔钱。赔一点也没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希望。
9、强势品种第一次回调不用太害怕。很多一直等着上车的人会利用这次回调冲进去。所以第一波暴跌别怕,强势品种会有人“抄底”。下面关键是看能否尽快有效新高。
10、再说一次,长阴跌破平台创新低的品种别着急重仓买。不买也行,一点点买也行。总之是有点凶险。
11、各位还是要在每个阶段清楚自己在赚什么钱。
从底部到顶部,三部分的钱。
第一,估值修复的钱。
第二,正常增长的钱。
第三,疯狂泡沫的钱。
12、不追涨是一种美德。
有钱还怕没有好的投资机会?
金融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机会。机会来了,最缺的是钱。
只要你不急,你就有机会赚大钱。涨上去就害怕踏空,最终很可能接盘的就是你。
13、新高不卖是什么意思呢。买入看估值,卖出看趋势。如果因为一个东西稍微贵点你就慌着卖出,可能很难挣大钱。一个品种新高的当天,别卖。跌有底,涨起来是很难预测天花板的。不容易把握,以后慢慢说
14、为什么强势品种不停涨?
因为专业投资者的基金经理不买强势品种,净值就上不去。净值上不去规模就要掉,排名、奖金和提成也跟着掉。
业余投资者就不用说了,追涨杀跌最拿手。
再说一次。高,肯定是高,贵,肯定是贵。但什么时候卖市场会告诉你。不要猜顶,这是过去十几年赚大钱的心得。
底部买入不要怕,上涨过程中坚定持有不要怕,顶部坚定卖出更不要怕“踏空”。
不就这么点事儿吗,没什么难的。
每天都有人希望我被打脸。涨的过程中卖掉,然后继续涨。或者不卖,又跌了。每次他们都会特别兴奋——好不容易找到我没有做到最好的操作就来打。
所以对我来说,其实不说判断,或者不明确的说是最保险的,就不会被打脸。
但我知道自己是个人,是人就会错。在市场中,不犯大错,大方向不错,最后结果就会好。100次操作,有10个小错误,太正常了,我能接受,在座的各位也能接受。只是那些来打脸的人不会接受。
15、关于卖出,比买入难很多。根本原因在于不死的品种跌起来是有底的,而涨起来是无限的。
有底的东西你就知道大概哪里买,而无限的东西就很难把握。只用“贵”或者“便宜”去定义就很难。
所以卖出的部分我会参考右侧,也就是涨起来无论多贵也先不卖,等开始跌了再卖。
话说我持有的一只股票一直涨的非常好,周五还历史新高,我也设定了卖出的价格。
今天早上一开机,啪的一声,很快啊,卖出价格预警就跳出来了。
我慢悠悠的打开交易软件,准备挂单——不用挂了,开盘一字跌停了。
哈哈哈哈哈哈靠。
16、大涨的时候不要乱跑,就像吃宴席的时候不要随意下桌,因为你不知道后面有什么硬菜。
不过你要慢慢往门口挪了,也要注意观察店家什么时候开始催买单。别傻了吧唧跟人又碰杯又推心置腹聊天的。
情况不对拔腿就走,吃饱了就行。买单?什么是买单?
17、格雷厄姆有一句经典的话:股票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机(是不是又有人要说我微博抄经典艰难度日了)
换成我们的操作,就是买的时候看它便宜还是贵,卖的时候看它趋势有没有变。
因为长期看,只要买的便宜就不会亏,毕竟是称重机。而短期的投票,尤其是疯子们傻子们的投票,可能会把价格买到天上。所以我们不能随意下车,坐轿子它不舒服吗。
18、指数从高位回落的时候,你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大幅减仓了。第二种,没减仓。
第一种不说了,这时候你要关注的是什么时候买回去。
第二种情况,新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受。
但难受、懊恼等等这种思维模式并不能让你成长或者获利。这时候你应该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当指数又回高位的时候,自己的资产一定要比上次多。
所有的策略设计,所有的交易,都应该围绕这个任务完成。
这也是“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在金融市场的一种表达。
19、持仓中有跌的很惨的品种,很慌,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品种会不会死。
第二,它占用的资金是不是中短期会用的。
第三,自己还有没有资金,未来有可能把持仓成本降到底部区域。
20、很多品种跌了,说来你不信,是我们大家的万幸。
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贯穿一生的基本仓位配置。其构成还是我之前说的:
大盘、中小盘、价值、医药、消费、科技。
如果真的有幸在底部区域全部配置完成,那么之后就是简单的增增减减,投资这块也不用费太多心了。
所以不跌,你怎么在底部配置完成?
A股以外,再加上美国和欧洲,再来点新兴市场,就齐活了。除非太贵,否则这个组合可以陪你一辈子。
21、很多人一看到跌就慌了。
为什么慌,因为他根本没想过会跌。或者说,没想到过会急跌或者阴跌。
我在买一个品种,或者想买一个品种的时候,会计算一个“能理解的最低位”。然后以这个位置为基础,左侧也好右侧也好,布置自己的资金进去。
如果价位并未跌穿你的“能理解的最低位”,有什么慌的?不是一切都在预料中吗?
什么,你没有计算出“能理解的最低位”?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刷我微博啊。
PS,这个最低位能不能跌破呢。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我自己计算的最低位,从历史上看,不是说没跌破过,但一段时间之后,绝大多数都被证明那是一个非常好的价位。
(历史不代表未来。这还是一个概率问题。)
22、新低的时候就不要总是觉得是底了。
新低后面大概率还是新低,所以不用急,让它走,走出来再说。
不要没完没了的买,空间时间给出来。家里没矿,注意节奏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
阅读周刊(第51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上)
阅读周刊(第52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下)
阅读周刊(第53期):E大投资文集之A股特点
阅读周刊(第54期):E大投资文集之资产配置
由 xianwuchang | 9月 3, 2022 | E大投资文集, 周刊
1、今天组合中的50、红利、恒生等下跌。但是最近布局的500、养老等上涨。虽然权重还不够高,无法抵消大股票下跌带来的影响,但能减小跌幅。
这就是配置的作用。大类配置之内的小类配置。即使是A股内部,大股票、小股票的走势差别通常都会非常非常大。做好配置,可以保证组合波动性降低,同时取得更好的收益。
相信全部布局完成后,真正的威力才会发挥出来
2、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概率与配置资产的关系,总是会幻想所有钱一把梭哈在最低。
我的理念不是这样的。
国债这一轮收益率最低在16年10月的2.6%。那个位置我认为毫无配置价值。
跌到3.5%,我认为有一定配置价值,所以给它1%的仓位。因为那个位置,收益率虽然不够高,但是已经脱离极低的区域,给1%就是可以理解为我给它90%上涨,10%下跌的概率
现在继续涨到4%,那么我就给他7%。可以理解为我给它60%-70%继续上涨,30%-40%下跌的概率。
没错,就是根据概率配置资产。我从来不可能所有钱一把梭哈到最低位。我没那个本事,谁有?谁说自己有,谁就是骗子,要不然就是傻子。确定了。
3、油气 黄金。 只有这种时候,才会体会不相关性的重要性。
4、a股,原油,白银,债券,美/德,相关度都很低。再加上汇率因素,此消彼长可以不断盈利。
a股内部,也有各种风格切换。
全天候赚钱,长短结合,稳定,持续盈利,就是我们投资体系的核心思想。
5、个股。一天,40%。A股也一样,4个跌停也没差。
你说,你低位买的吧,利润减少40%。
高位买的吧,不说了。多少年白干了。
个股还是不能单压,还是得分散配置。所谓集中投资满仓穿越牛熊,只是那些幸存者偏差剩下的人跟你扯的蛋。你信了,也有可能是幸运的,也有可能不是。自己想清楚就行。
不过,最垃圾的,恐怕就是那些根本没赚钱还忽悠你集中投资满仓穿越牛熊的人……
6、再说一句很重要的:
指数基金不是目的,是手段。是做资产配置的最佳手段。
了解一下。
7、其实资产配置到最后是数学问题。
如果你把所有大类品种弄懂,概率弄清,风险平价搞清楚。
最后就剩下数学了。而且是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还记不记得之前我提的那几个数学问题。其实那个就是最后的关键。
比如去年底的这道题:
“再来做一道数学题。
800点买入证券指数,跌一半,400点再买入同样的金额。
你的成本是533,而不是你想象的600。
如果回到800点,你的盈利是50%。
如果800点就不贵,最后涨回1800,那么你的盈利是237%。”
8、给各位一个数值:
5%。
如果一个品种在你的配置中超过5%,就可以影响你的组合净值了。不到5%很难影响。
记住这个数字,并应用它。
9、我最不理解的就是动不动就“清仓”“满仓”。
你就算再不看好,留20%没事吧。A股就算腰斩你资产也只减少10%啊。
你0%仓位的代价是什么,是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以及经常性的挫败感以及长期看必然收益率降低的结果啊。
10、如果你的钱真的不是少到只能买一点点点点,不是动不动就满仓动不动就空仓那种股神,那么你完全可以:
黄金-钻石坑一线买入一部分,一大部分筹码等待超级大牛市的喷薄。那当然一定肯定会来。
但问题是,不确定时间,不确定中间的波折。
所以,为了收益率以及心态,你需要有一部分资金,一小部分,做中短线波段。
无论你做什么,目的只有一个:
保证自己在大牛市中吃饱吃好的同时,在等待牛市的过程中不会饿死或者悲观到放弃理想。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你的体系和策略。
如果你想满仓吃到震荡市中每一个波段,空仓面对每一个下跌,然后满仓牛市从头到尾,那你的下场大概率是会比较悲惨。
11、仓位实际上是一种概率。
你认为100%涨,就满仓。100%跌,就空仓。涨跌概率差不多,就半仓。70%会涨,就7成仓。
这个概率你应该通过估值,情绪,资金等状况分析得出。
12、关于仓位的问题,我说一下。
我每次说的统计完数据,建议仓位是多少多少,这只是从全市场估值方面得出的一个结论,并不是说一定要马上调整到这个仓位。
按照我的投资体系,这个仓位是一个“应有”仓位,然而应有并不是一定要马上就有,还要结合情绪,趋势等等因素。如果市场很强,仓位高了,可以稍微等一等。等到趋势变弱再调整到“应有”仓位。否则你每天调仓有可能会出现少吃肉的情况。
不过这个对技术判断要求比较高。你得知道什么时候是趋势变差。
这就是所谓的左+右的一个体现。
如果实在判断不了趋势,你不妨定时调整。比如一个月或者三个月调整到应有仓位,也是一个变通的方式。
当然,你不能因为看我两条微博就开干。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给你,适合你的调仓方式你自己研究。
在我这里,永远都是越高,越贵,仓位越低。指数越低,越便宜,仓位越高。这个原则永远不会变。
13、桥水的全天候,在正常情况下问题不大。但是在极端情况下,除了现金所有资产都跌,那么这个策略也很难独善其身。
我一向认为,仓位管理非常重要。现金在组合中占的比重值得研究和重视。现金大多数时候确实会拖后腿,但关键时候可以保命。
我个人感觉,自己对于左侧的研究已经遇到天花板了。下一步要更多精力研究右侧。当出现意料之外情况的时候,如何调整仓位。
14、发车不发车,
第一我会考虑仓位
第二我会考虑现金流
第三我会考虑估值/趋势
第四我会考虑宏观环境
会有个综合判断。我要保证发生极端情况你心态不崩+还有钱买入。
所以发不发都不要问,不要催,不要急。你要觉得特别想交易就自己交易。
15、我再次提示一下各位。
我永远不会“看空”更不用说“做空”某个品种。我只能大致判断在哪个位置买,赚钱的概率大。在哪个位置买,长期看赚钱的概率很低而已。
看空或者做空有三点不容易把握。
第一,市场情绪。不是说贵了就不会涨,贵了可能更贵,然后继续贵,然后冲破云霄。这个谁都无法把握。
第二,也许我看对了,确实是会跌。但是时间不可能精确把握。如果很久之后才跌呢,如果先是暴涨再跌呢。所以做空有风险——你看对了,但在验证你正确前,你已经挂了。
第三,如果看错了呢。我觉得贵了,其实不贵呢。
所以,在某个位置我会觉得某些品种很贵,我不会买。但不会卖掉手里的低成本持仓。毕竟你应该了解,不买和马上卖是不同的。
然后更贵的时候,可能我会开始慢慢出货。
贵到我不能忍的时候,可能会大量出货。
不知道你能不能懂上面说的。我总结一下:
贵了不代表马上跌,有可能还会涨。即使会跌,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所以不做空。
贵了,不买,也不代表马上清仓。买入——持有——卖出,是有不同的容忍区间的。投资是三个动作,持有是时间最长的。
比如中概,我之前就说过,已经不适合买了。我也确实没有再买,只是持有。然后又涨了很多,我们才开始卖第一份。包括医药也是如此。认真体会一下。
16、很多人根本就没想明白组合和投资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要创建一个持仓品种相关性很弱的组合?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条:
当你的组合中其它品种都涨幅很大,而你手里依然有可投资资金的时候,那些没涨的品种才是最珍贵的。
有了它们,你手里的钱才有机会在其它品种不便宜的时候依然买到便宜货。
那么,为什么你有机会买便宜货呢?因为这个品种现在不受欢迎。如果人人都喜欢,就像消费、医药、环保……你何德何能买到便宜货?你想买?可以,追去啊。我们都赚了几十个点了,你来接盘啊。
你之所以有机会买便宜货,就因为它们没人买。没人买就一定差吗?就一定赚不到钱吗?
你组合中其它品种正在汹涌澎湃的涨,在创新高。你把减持的钱用来买还没涨的。未来现在已经减持的,涨的好的变差了,而你低位加仓的又涨了。你的资产不是永远在不断上涨吗?
好嘛,你就想买了就涨。感情股市是你家开的啊。你问问这里的几十万朋友,那些一起经历大起大落的老朋友,谁不是买了就套一套几年才赚了那么多的?跟车的朋友已经赚了10位数的人民币了,不都是这么来的?
想不明白就来玩,心可真大啊。我伺候不了,真的。熊市再来找我吧,现在我帮不上你什么忙了。
17、每一个品种在没开始交易之前,都应该预先给它设计好“最大仓位”。
比如你给沪深300最大仓位20%,中证500给20%,医药给15%,消费给15%……等等。
然后要设计交易策略。也就是怎么买、怎么持有、怎么卖出。当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时买入、持有、卖出。
如果你没有设计最大仓位,没有设计交易策略,就会出现第一笔乱买,第二笔乱补。本来只想买点玩玩,谁知道补成了重仓。涨了不知道该不该卖,跌了不知道该不该买。乱补仓、乱割肉、乱追高、乱赔钱。
非常混乱的人生呢。
18、我本人在未来的投资版图中,只要交易所提供正规的品种,我都有可能玩。包括但不限于A股、港股、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印度、越南、贵金属、原油、国债、利率债、信用债、转债。包括未来可能有的REITs。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合法、合规,你在交易所上,我就感兴趣,我就会尝试。以上绝大多数品种我都交易了不是一年两年了,看过我过去文字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全都有详细的记录。所以对于这些品种的特点,包括具体产品的特点也有了很多真金白银的认识和思考。这样真金白银的干,和理论的嘴炮是完全不同的。
之所以继续坚定做这些,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个人在这些品种上或多或少全部盈利。
未来,我也会继续公布自己的操作。但依然是只公布指数基金相关操作,上面说的这些,全都有相关指数基金。
多大点事儿啊,不就是玩吗。一通百通,玩好了都能挣钱。开开心心把钱赚了。玩不好你玩哪个都赔。
19、很多人问,怎么把握长线仓位和波段仓位的比例呢。
这个问题我没法直接回答你,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我有个小经验愿意与你分享:
我自己会把至少3-5年绝对不会用的钱拿去投资长线仓位。所以它才叫“长线仓位”。
会把1-2年用不到的钱去投资波段仓位。这里面的小技巧是:
比如网格,第一网用到的钱一定是2年不用的,第二网也许是一年半不用的,第三网也许是一年不用的……到了5、6网,可能半年内用不到的。因为这个钱很可能几天就会回来。
甚至说到了钻石坑的波段仓位,我可能会用后备的“储蓄资金”去买。因为这个回款时间和安全垫已经非常棒了。
这就是我的一个大思路,希望对你有用。
20、另外就是,很多朋友其实对于投资品种的性质、分配资金还有数学没有结合起来看。
比如我们说军工指数,波动大不大,大。估值高不高,高。那么能不能买?
你问我能不能买,我根本就不可能用一句话告诉你。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买多少。
你用95%的资金去买银行理财,4%收益率。用5%的资金买军工。表面上看起来,你买军工了,风险巨大。但实际上呢?你根本就没有风险。或者说风险极小。为什么,因为即使军工一年跌50%,你这一年依然是正收益,不赔钱。
理解了这个思路,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个符合自己风险/收益的组合。
你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翻出每次发车文章中对于某个指数基金的“最大跌幅”。
第二,拿出一张纸,一根笔,按照自己的情况开始计算。
如果你永远不希望资金回撤,那么你就按照上面的方式,绝对不会赔钱的品种和高风险品种,按照高风险品种最大回撤计算两者应该买多少,即使高风险品种跌到最大跌幅,你也不会赔钱。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是你完全没有提高自己的风险的情况下,却将自己有可能获得的收益从固定的4%提高了很多,因为高风险品种有可能大涨。
如果你觉得没必要保证完全不赔钱,那么你就设定允许自己一年最多赔多少,比如10%。然后就按照这个风险承受度去再配置。降低无风险品种的仓位,提高高风险的仓位。
所以我绝对不同意说什么可以买,什么不能买。最重要的是,你用多少钱去买,你愿不愿意承受这里面的风险和收益。
所以,你就应该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计划越跌仓位越大,越涨仓位越小。很简单,因为我们承受的风险不变,但预期收益会越来越高。或者是预期收益不变,风险越来越低。
21、咱们普通人积累一些财富不容易,所以我始终有一部分资金是放在银行的。收益率很低,但是安全,另外总觉得它们会有用。
最近我又开始慢慢一点点往证券账户搬家了。
22、所有资金甚至加杠杆all in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真的有可能成功。然后就会有无数人羡慕、崇拜、跟随。
但是……大众没有看到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后面的累累白骨。多少同样猛干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人,死得无声无息。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
你很难弄清楚这份成功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呢?
这样的模式只要有一次失败,就会前功尽弃,前面的成功全都作废。
23、# 资产配置的方法
资产配置的原则不多说了,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打开excel,把自己心仪的资产大类列进去,给出最大可以给它多少配置,按照估值再给一个时点配置,然后与实际配置做个对比。如果不相符,可以找机会慢慢补上。
最好不要将某类清仓。时点比例应控制在15%-85%之间。但是特别特别高估,也可以清,记得回到平均买回来就好。
完全配置好了后,最好三个月,半年调整一次。保证熊市不会乱伸手被剁,牛市不会乱伸手吃不饱。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
阅读周刊(第51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上)
阅读周刊(第52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下)
王永贤阅读周刊(第53期):E大投资文集之A股特点
由 xianwuchang | 8月 20, 2022 | E大投资文集, 周刊
1、注意A股和国外股市的不同。A股牛市的特点是急、快。如果把时间拉长,拉到10年,A股涨幅不一定比美股差。不同是A股用一两年涨几倍,然后用7、8年跌一半。美股是7、8年涨1倍,然后2、3年跌20%。这样大多数人的感官就是A股垃圾,赚不到钱。其实能赚,你得赶上牛市那两年。
2、关于在A股赚钱,有一个大的原则提请注意。
那就是,由于A股是牛熊分明,短期涨跌幅都很大的市场。所以尽量做到的是,在熊市中尽量不要亏损,或者不要大幅亏损。因为亏30%就要涨50%回本,亏50%就要涨100%回本。
做到了这一点,基本上就可以确保你不是那70%的赔钱货了。
但是想做10%赚钱的人,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熊市中尽量多的收集筹码。这当然不可避免会导致亏损,但轻微的亏损根本不必在意。牛市来了一周就可以盈利。而且不必追求买的太低。你的成本是1或者1.05又或者是1.1。在2或者3的时候回头看,差别并不会太大。
总而言之,就是在熊市不要亏大钱,然后尽量收集筹码。这个阶段不要想赚钱,没有意义没有必要。长期复合收益率不是从熊市赚出来的。这个阶段几年不赚钱甚至少量亏钱都毫无问题。
3、A股不会出现“慢牛”。因为只要指数有突破,大家就会焦急地问:是不是牛市来了?
如果还在涨,那么在场外探头探脑的人就会冲进去。然后财富效应开始扩散。然后有更多不关心这个市场的人开始进入。
问题的症结在于:如果你知道会有牛市,那你会不会等着慢慢进来?
不会的。绝大多数人会焦急的冲进来,然后,导致快牛疯牛。
最后就是一地鸡毛。
在“牛市”没有到来的时候,慢慢收集的筹码,拿住了,坐稳了。无论未来有没有电梯和过山车,不用管。你只要知道你的成本不高就够了。如果有人激动的花天价来收购你的筹码,就卖给他。否则,踏踏实实的一直拿着就行了
4、次新”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行业、市值或价值构成的指数。概念指数一般来说我们不会投资,但你想玩的话,据我的经验,熊市末期买入熊市中上市的,没有炒过的次新股,会在接下来的牛市中发大财。其它阶段我就不清楚了。
5、去年的价值大蓝筹也好,今年的医药也好,都是一样的。资金不够,抱团取暖,找到一个突破点大家猛干。
心里得明白是怎么回事。
全面牛市目前不现实,轮动找乐子吧。
6、A股是一个波动特别大的市场。只要大方向做对了,赚钱就会又快又多。
但是因为波动大,所以会有比较长的时间是下跌。因为涨的时候快,一步到位了,所以通常会用很久的下跌去修复。
那么,一个总的逻辑就应该是,在A股暴涨的时候尽量跟上。在A股长时间的下跌过程中,尽量保持不亏损。这样几轮过后,收益率会非常可观。
A股下跌过程中,如何保持不亏损。一个是仓位控制,一个是通过其他品种弥补A股持仓带来的亏损。我们的油气、国内外债券、黄金/白银、成熟/新兴市场权益类投资,都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的结果。
熊市中,最好的结果是不亏还有点赚。但是其实有一点小亏也毫无所谓。昨天有位朋友跟我说,他的一个朋友半路跟计划,浮亏3%,非常不开心,到处吐槽。这位朋友很为我打抱不平,但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太多人抱怨了。你很难跟他们解释这样腰斩的熊市中只浮亏几个点有多么难得,这点浮亏未来也会很快抹平。
很多事情吧,经历一次才会懂。当然,可能当你懂了,你也会发现,已经浪费了很多年。
7、在极度便宜或者极度贵的区域,任何事件——货币或者财政政策、又或者是针对股市的特定政策,都有可能是行情改变的催化剂。这也是大家说A股是“政策市”的原因。其实不是政策市,而是催化剂发生作用了。
8、A股是一个70%的人赚不到钱的地方。那么你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赚钱。
只要开始赚钱,无论多少,都是成功。
第二步,多赚点。
有20%不赔钱的人其实赚不到什么大钱。因为很保守,赚点就跑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多赚点就是在上涨的牛市中大致跟上指数。跟上70%以上吧。除去鱼头鱼尾,跟上70%已经非常棒了。
第三步,不要赔。
赚完了不算成功。不要赔回去。你赚了100%,跌50%就回到起点了。
在熊市中,尽量不要赔钱,或者少赔点。你要注意,熊市周期不要想赚钱,就像冬天不要想收割庄稼一样。你只要尽量不赔钱的同时,把仓位建立起来,准备迎接牛市即可。
所以,这个周期就非常明白了。
熊市不赔钱+建仓——牛市跟上70%以上指数赚钱+实现利润——熊市不赔钱+建仓——……
如果这个大周期你能持续几轮,你就会成为真正的大赢家。至少在你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不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
一定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第一,熊市中不要追求收益。保本,建仓。第二,牛市尽量跟上指数。
这两点说起来简单,其实真的特别特别难。第一个难,你可能懂了。但第二个难,你将会有所体会。
很多人看不上熊市不赔,牛市跟上70%。2005-2015年,如果按照这个节奏,投资中证500的收益率是1800%。18倍。不算股息。这里面的关键是熊市不赔。太难了。
9、我看很多朋友分不清债市走势和转债的关系。极简说几句。
其实各位每次打的转债,不应该算是债券范畴,它的走势跟股市关系更大。目前的情况不用犹豫,每只都打就对了。
很难破发,即使破了也问题不大,因为你不会中太多。另外你持有很多只,资金分散,也不是大问题。
我不想说转债没有风险,毕竟之前辉丰跌到70。但是可以说,转债从整体看,风险不大。绝大多数转债都会在100以上,最终,大多数转债甚至至少能见到120-130。
所以你只要不重仓单只,风险不大。我自己是每只必打,打到了也不会去研究,到了120-125就卖出。除非它出了强赎公告,就会赶紧卖掉。我没空研究每只走势,所以是120-125。如果你有精力,可以认真研究,有的会涨的更高。
10、流动性+宏观走好,才是真正大牛市的基础。
11、其实投资A股,最重要的就是做大周期。保证熊市不赔或者很少很少浮亏(这里的关键是你如何保证在收集到足够筹码的情况下不赔钱,否则买个货基或者理财不就完了吗)。
保证牛市大致跟上。
周而复始。
这样有个3-4轮,就会非常NB了。
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比如牛市指数涨了100%,你只赚了80%。这重要吗,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熊市跌50%的时候,你还能赚10%。
这样,下一轮开始的时候,指数没动,你已经赚了98%。
12、我发现很多人来A股玩,却一直没有从根本上理解A股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它是资本实现退出的地方,还是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地方,还是让你产生财产性收益的地方,还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地方……
很多事情你先想明白,想透,再开始玩。只有根本的东西想透了,你才能制定符合这个市场的交易策略和交易体系。
环境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种植手法不同,永远不要生搬硬套不适合这方水土的思维和方法。
13、A股有其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波动极大。
而波动极大的背后,就是估值水平巨幅波动。
拿环保(新能源、碳中和)来说。
最高点的时候,其成分股前40位的股票,平均估值超过90倍。
你说宁德也好,隆基也好,都是高成长,享受百倍PE合理。但是40只股票都是高成长?做梦呢。
所以我们走了。
你说这样疯狂的估值背后,是谁买出来的?机构、散户,一个都不能少。
这就是A股的特点。集中资金办大事,几个月,一两年就把一个行业一个板块从东非大裂谷干到珠穆朗玛峰。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掌握这样的A股特点,那么就可以尝试从中获利。
首先是不做接盘侠。你在珠穆朗玛峰接了盘,恐怕几年的时间会冻得够呛。
其次是去东非大裂谷等猎物。就在那趴着,一年两年都无所谓,就是等。等猎物从高峰掉到深谷。
再次是打到食物后不要急着走。继续利用A股特质,在估值不合理的时候卖一点,在上了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卖一点,在很明显踩踏即将发生的时候再卖一点。
这个市场上充满了疯子和傻子,也充满了饥渴的猛兽,待宰的羔羊。先想清楚自己是哪个阵营的,然后好好看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然后找到自己生存、壮大的方式。
有时候,有些人看起来是傻子,其实他们是狐狸。有些人看起来是猛兽,其实他们是纸老虎。
有些人看起来是疯子,他们真的是疯子。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
阅读周刊(第51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上)
阅读周刊(第52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下)
由 xianwuchang | 8月 13, 2022 | E大投资文集, 周刊
22、刚才有朋友说,老手容易抄在半山腰。
是的,很多老手会。但你好好观察一下,什么样的人容易抄在半山腰。
“这里就是铁底了,确定了”。“沪深300绝对不会再跌了”。“这只股票现在就是未来十年大底,满仓干了。”
一般是这种。
股票便宜还是贵,都是一个区间。有三个区间。贵、正常、便宜。如果你认为进入便宜区间就不会再跌了,或者说,特别便宜了就不会再跌了,只能说你这个老手只是年纪老而已。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是概率不同。为所有的可能做好准备,尤其是不要对价格预判顶和底。
比如我说,中证500,4500点,铁底。我肯定满仓,也许融资。我并不是说它不会跌到4400、4200甚至4000。而是说我能预判的点位就是4500,再跌,就超出我的认知。但我不会否认它可能会发生。而一旦发生,我也不会死。因为我的体系已经做好了应对超出极限的准备。
23、第一,股市涨跌与宏观经济数据并不密切相关,中短期来看。超长期有关。所以经济数据好不好与我们长期投资关系不大。第二,正因为数据不好,才有便宜货让我们买,难道什么都好了,涨到牛市了再买吗。
GDP增速、工业增加值、甚至CPI、PMI,实际上,与股市涨跌关系并不大。
你好好想想,过去三十年中国GDP疯涨,最后在股市赚钱的人有几个?
股市涨不涨,最关键的是三点因素。
长期看,估值。估值低,即使经济增速放缓,只要经济不出大问题,那么买入持有的人都大概率赚钱。估值高,经济增速再高你也很难赚钱。A股过去二十年恒时高估,个别时候低估,买入就发财。
中短期,两个因素:资金、情绪。
资金因素很重要。最近的一次2015牛市就是资金堆起来的。包括2万亿融资,几万亿配资,以及新韭菜。资金最根本的一点是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实际上决定了股市的涨跌,一句话,钱都是聪明的。如果银行存款有10%,谁还买这些垃圾股?
情绪就是大众的群体性癔症。牛市狂欢,熊市瑟瑟发抖。
所以,实质性的把握这三点,高抛低吸不是梦。体会一下。
24、我说的“任何品种不赚钱一定不走”,是有前提的。
第一个前提是,这个品种不会死。这个标准就能筛掉70%的投资品种了。
第二个前提是,成本非常便宜。不一定是最便宜,一定是非常便宜。
第三个前提是,我已经将出现黑天鹅的情况做了预期。即使发生了极低概率,它真的死了,也不会对整个组合产生致命影响。
第四个前提是,买入前已经设计好所有交易策略。包括未来上涨、下跌、震荡市场中如何应对。未来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只要拿出方案执行即可。
25、一句话告诉你低位投资指数为什么大概率会赚钱:
低估值买入,未来估值不变的情况下,成分股业绩每年增长,带动指数自然上扬,你赚到指数增长+分红的钱(=全收益指数)
低估值买入,未来有牛市,那么,你赚到的是利润增长带动的指数自然增长+分红+估值增长的双击。比如牛市中估值从20涨到40,那么你赚到的就是利润增长*估值增长。
另外,一部分指数基金还会有增强策略。如果成功,还会在这些基础上每年有超额收益。但我希望这个超额收益不要太高,每年1%-3%就非常知足。
……数了数怎么是三句话
一切的前提是你买的不要太贵。
如果贵了,从高估到低估的杀估值,那点利润增长根本无济于事。比如120倍杀到20倍,利润要增长多少年才能补上?
股票也是这个道理。
26、很多朋友没有明白一件事:
在股市上:
你认为的利好,未必会涨。你认为的利空,未必会跌。
推而广之:
大家认为的利好,未必会涨。大家认为的利空,未必会跌。
再推而广之:
你认为的小事,可能会是搅动世界的蝴蝶翅膀。你认为的大事,可能是历史长河中毫不起眼的尘埃。
“你认为”,并不重要。
一个根据预测投资的人,很难长期赚钱。有没有这样的?有。万中有一。
就这人中龙凤,还有一大半是运气好。
类似于两两猜拳的冠军。他不是猜拳猜的好,而是运气好。
人类没有预测的天分,施主,放弃吧。
27、我跟你说投资难在哪里。
最难的是什么时候收手。
你收的早了,赚个三瓜两枣。收的晚了,一场春梦了无痕。
你这次收在最高点了,下次有可能就翻车。毕竟你不会一辈子只做一轮。
非常难。
我的解决之道,只能是用机械的策略去应对。主观判断十有八九没有善终。
一个想法。
28、做投资,有两点很关键:
第一,大多数人都是错的。你看太多声调一致的东西,相信了,就会出错。这个世界人云亦云的人非常非常多。跟大多数人站在一起,赚不到钱。
第二,最重要的是价格。一个利空或者利好都没那么重要。因为价格可能已经反映了这个利空或者利好。你赚钱还是赔钱,决定性因素是你买这个东西的价格。
29、想要在资本市场赚钱,两个方面,第一个策略,第二个心理。
如果你的心理很脆弱,患得患失,就用强力的策略去弥补。把自己当作机器,完全执行策略。无论自己如何畏惧,贪婪,都坚定执行。干就是了。
反过来,很多时候,一个很好的策略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支撑。否则给你一把98k你也未必能打死人。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投资股市到底该有多少年化收益,这个你理智想想就能大致有个数。
一般来说,优秀的企业ROE在10%以上。你作为股东,按理说你拿到的ROE不会比这个高很多。
但是,有几个问题你要注意:
第一,你很难在净资产附近买入优秀企业的股权。简单来说,你如果2倍以上PB买入优秀企业,那么你的长期收益率有5%就不错。
第二,你投资的不是企业,而是企业股票。这就有意思了。你想提高收益率,就想办法利用牛熊做到“低买高卖”。你可以大波段低买高卖,也可以十年如一日的持有以后低买高卖。无论如何,低买高卖的差价,就是你多出来的利润。
所以你可以建立一个投资思维的大方向:
找到一个长期不会死的品种,在相对低估的时候买入,如果有牛市,就吃增长+低买高卖。如果不涨,就吃增长。
所以,未来能赚多少,你要看有没有牛市,要看牛有多高。这是天意,不是你能左右的。
我说的,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那些总是能挖掘到牛股的人,不在讨论范围内。
30、各位以后自己建立组合,应对熊市,达到“不亏”目的的时候,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第一,熊市不亏很简单。买个银行理财或者货币基金能稳稳的。但是,如何在牛市到来之前建立好仓位的同时不亏,需要非常重要的平衡能力。熊市结束了,你没有仓位,毫无意义。你赌某个点位空仓变满仓,这个能不能成不说。你成一次,很难两三次。你错一次,就失去十年的机会。
第二,过于激进,则会亏得太多,回本困难,赚大钱不易。过于保守,仓位太低,吃不到牛市。这里面的节奏一定要把握好。
31、上午有朋友问,为什么你认为要调整不减仓。
有两个原因:
第一,历史上熊转牛初期,出现大幅调整的几率大。但并不代表必然出现,比如08-09那一波。不是100%的事情,你就要权衡一下利弊得失。如果调整,你会得到什么。如果不呢,你会失去什么。
第二,有些品种是所谓的投资品种。即,可以超长期持有。除非极贵,尽量少去打扰它的成长。比如成本低廉的优质股权。有些品种有交易价值,长期投资价值会差一点,比如债券 黄金 原油等。所以我们想办法做交易赚利润,但不会超长期持有
32、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策略。是长期持有结合波段好,还是满仓长期持有好,谁也不能说谁更好。
就好像你不能说哪个妹子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关键是适合不适合你。
适合你,哪怕是第二或者第三漂亮,也行啊。别老想追求最漂亮的,你们未必能幸福一辈子啊。
趁年轻,你可以试试到底哪种投资方式更适合你。小马过河,不要别人说什么好就什么好。你要自己试试。在不会死的前提下,去试试没错的
33、再说一次,手里有钱不是你投资的理由。 好机会才是。
34、对于新高的品种,不要随意预测它什么时候到顶。
新低的品种也是。
不过新低与新高不同,只要这个品种不会死,那么它的低就会有限。
而新高是无限的。
根据这些特性,制定交易策略。
35、指数投资与股票投资最大的不同,是有一个大致可估算的区间。
无论你从价格也好,价值也好,都会找到一个模糊的顶和模糊的底。不会很精确,但控制在十几个点之内是没问题的。
比如之前说的下跌80%原则,就是价格区间。比如钻石坑或者哈迪斯顶,就是价值原则。
知道了顶和底,你就可以开心的设计你的策略了。如果你知道它极大概率不会跌破某个价格,你就可以以那个价位为底,设计一整套或者几套长期或者短期交易的策略。
尤其妙的地方,是你可以写好表格,将每个价位你有多少仓位你该买还是卖持有了多少亏损多少盈利多少事先全部列出来。你说,你已经提前列出来未来各种可能,那么这些可能发生的时候,你还会有任何情绪波动吗?
不会的。你不会有任何情绪波动。你只会按照当初的设计,打开软件交易而已。
36、把握住两点设计你的投资体系:
第一,指数长期向上。
第二,指数中短期会有波动。A股波动尤其大。
这两点真正理解,融入你的体系,基本上长期赚钱不会有问题。
牛市跟上,波动提款,熊市不赔。
37、舒服就是涨了你赚钱,跌了你继续开心买筹码,以后赚更多。
难受就是涨了你没筹码,或者有筹码天天担心利润回吐。跌了你满仓看着资产不断下跌心如刀割,或者你满把现金却还要操心什么时候进场以免踏空。
舒服很重要。舒服了,才不会手忙脚乱,做出错误的决定。
一步错,步步错。市场还是哪个市场,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不一样了,世界就不一样了。
38、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
我并不擅长在牛市中大开大合净值疯涨。大概牛市能跟上80%左右吧(300+500涨幅)。尤其是在牛市最后最疯狂的阶段,反而吃不到鱼翅。
但我擅长的是吃完了中间的硬菜先走,不为了吃鱼翅而买单。然后在暴跌中找到一种可以因为暴跌赚钱的东西,把最后没吃到的鱼翅再安全的吃掉。08和15都做到了。
然后熊市不赔钱,慢慢继续积累筹码,下一轮牛市继续争取跟上80%,周而复始。
特点是很难回撤,资产一路向上。但大多数时间都涨的很慢,熊市中很难赚大钱,只能尽量不亏的同时有小收益。只在小部分时间疯狂增长,然后保住财富。
基本就是这样。未来大概率也会这样。
39、对于普通人来说,我能想到的最好投资资本市场的方式,就是用一个完整的指数交易体系去进行指数投资。这部分是基石。
然后,买一些耳熟能详的,平常你经常会用到的消费品公司股票(5-15只)长期持有。这部分是锦上添花。
40、买股票也好,基金也好,买之前,不应该先想赚钱了怎么花,而是应该先想好如果跌了怎么办。
想好跌了怎么办以后,再想涨了怎么办。
涨跌都想好了,有了对策了,涨多少跌多少自己该怎么做都有计划了,再买。
我不喜欢别人问我:“我的股票套了,怎么办”“我的基金赚钱了,卖不卖”。这些问题是买之前就应该解决的,而不是买之后
41、所有交易,所有策略,所有投资,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低买高卖。
这听起来是废话。但很多朋友其实做着做着就忘了这个目标。
只要你能低买高卖,就是成功的。无论你用什么理念去投资。
你所有的交易策略设计,也都要围绕这四个字。
能解决绝大多数交易都低买高卖,你基本就能活下去了。至于赚多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三者都研究清楚,不会差到哪里去。
42、投资指数,两个问题比较关键。做对了这辈子问题不大。
第一点,不能买贵。
第二点,高抛低吸。
听起来是不是废话。听起来像,但其实不是。好好品一下,然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两个大方向上,细化策略,结局一定不会差。
43、困扰大多数投资人的无非就是几个痛点:
第一:什么时候入场,什么时候出场。
第二:长线持仓等着赚大钱,但是行情不断上下不断坐电梯怎么办。利润来了又走又来又走好难受。
第三:做波段有了利润就收割很舒服。但是卖了就涨清仓以后一飞冲天大牛市赚不了几个大子怎么办。
想办法解决这几个痛点,舒舒服服躺着赚钱就ok。
其它的努力无非是术的进阶。
44、你在贵的时候买了,可能下次贵的时候能赚到指数的年增长率。但这个收益率可能并不高。所以最好的模式是,便宜的时候买,赚估值增加和指数成长的双击收益。最惨的是贵的时候买,便宜的时候卖,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挣钱的根本原因
45、再说一次:
你“盼着”某个品种涨或者跌,这个思维模式就是错的。
这个品种不会因为你的期盼就改变自己的走势。甚至进一步,你之所以盼着,就是因为你不舒服了。你不舒服就说明你做错了。
我从来不盼着什么涨跌,因为没用。我只做有用的事。
什么事情有用?
是设计符合这个品种各种走势的应对策略。无论它涨不涨,跌不跌,我都可以赚钱。或者说,都可以很舒服的应对,这才是有用的。
一个品种的走势你能改变吗?不能。所以躺下接受它。
你能因为一个品种的走势赚钱吗?能。所以努力完成它。
46、我有几个投资原则,分享给各位:
第一,本金安全永远第一。
第二,一个品种占我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不会超过20%。金融资产包括所有可以用的货币类,债券类,股权类品种。
第三,任何情况下都是用闲钱投资。不会因为“大机会”就赌上所有。机会有很多,命只有一条。留够两三年的生活费,至少一年。
我认为自己一定会在投资上犯错,但没有任何错误能让自己死,也没有任何品种清零能让自己死。
47、预先设计好投资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让你感到特别特别轻松。
你跌到了那个点位,我就买。致敬,加仓。
你涨到了某个指标,我就追。说买多少就买多少。
所有的情况我预先设计好,条件达成我就干。毫不犹豫,毫无负担。所有的事情事先都想好了,会出现什么状况也想清楚了,做好准备应对了。
条件没到,我就不动。条件到了,我雷霆万钧。
轻松不轻松?
犹豫?彷徨?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都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if ***
then 买
else 不动
这就是野生AI的简单逻辑。
48、设计自己投资体系和计划的全流程:
第一,学习历史,观察历史。
第二,研究大师们(80岁以上)成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书籍、信件、经典投资案例,甚至包括一言一行等。
第三,根据历史和成功人士的经验,设计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
第四,试错。通过5-10年,2-3轮牛熊转换,深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市场,认识自己设计的体系。
第五,思考。修正体系。
第六,循环4-5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
阅读周刊(第51期):E大投资文集之投资逻辑(上)
由 xianwuchang | 8月 6, 2022 | E大投资文集, 周刊
1、投资不能预测,只能靠概率下注。赢得概率低不下注,赢的概率高下重注。我的投资系统里,是随着“估值”的下降,就会认为买入赢的概率比较高,会逐渐加大买入力度。所以你的问题我总结,应该是估值越低,加仓力度越大。
2、在一个上涨趋势中,正常人根本没法预计到底会涨到哪里。所以这种并非极端高估的地方,咱们能做的只能是持有手中极度便宜的筹码,适当做些动态平衡。
正常情况下,长远看,指数一定是不断新高。相比于坐电梯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更大的风险,是随便下车导致失去真正的利润。
想要成功投资,一项特别重要的技能,就是在盈利的时候死死拿住手中的筹码。
3、任何低成本买入的好东西都要坚定持有不轻易卖出。重要的事情不停的说。
等好价格买入,这个很难做到,很多人等不了。
等好价格卖出,这个更难。看见盈利就想卖出,什么时候克服这个心态,才有赚大钱的希望。
4、朋友们投资要记住这几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风水轮流转。
现在不断新高豪气冲天的,还去追,未来给你赚大钱的机会就不多;
现在跌跌不休没人待见的,才是未来的金矿所在。
节奏,注意节奏。
5、最近话比较多,因为有些事只有在这时候说才有用,有些朋友才能听懂。比如下面这句:
买的稍微高点,你还有钱,想多买,摊低成本,没错。这也是我们计划的精髓之一。
但你要注意,不要0.62买的,0.6就要补仓摊低。你这样买,扛不过熊市。因为你爸爸不是李嘉诚,你也不是央行印钞机。你没那么多钱补。
真正的熊市有多冷,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买高一点,无所谓。你的一份才0.6%仓位。有补的时候,但不是跌2%就补。
有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调整仓位要定时。这是因为跌一点就补,没那么多钱扛过熊市,很可能熊市初期钱就补没了。你想想之前自己炒股套死的是不是都这种情况。同样,涨的时候我们也定时卖。为什么,因为牛市涨一点就卖,你的股票也扛不过牛市,随便就卖光了。
一句话,补仓没问题,别在意那1、2个点的下跌。我透露一下,我自己门票股的补仓价位是下跌30%、60%、90%的时候。指数基金则根据模型进行补仓。仅做参考
6、熊市,震荡市,不亏损少亏损的情况下,尽量多的收集筹码。
这句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7、数学和模型当然是我们投资的基础。如果没有数据和计算,我会马上退出A股不再玩。但是,数学、量化只是基础而已。否则,所有学数学的人都应该在资本市场赚大钱了,显然并不是这样。投资,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没有科学,不行。但,它始终是门艺术。
8、在我的投资体系中,没有割肉这个环节。所有投资必须赢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围绕它设计所有策略。另外,做所有投资之前,第一步一定是压力测试。测试最坏的情况下自己能否承受,无论是心理还是资金。所以每次计划中,紧跟着品种的一定是一个括号(最大下跌幅度xx%)。
9、在本人的投资体系中,不会出现“我去,套了这么多该怎么办,割肉还是补仓?”“哎呦不错哦,赚了好多了,现在是该止盈还是加仓?”
永远不会。
点击买入按钮之前,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已经沙盘推演过。针对各种未来,都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某个可能真的发生了,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实施即可。
所以在我的投资体系中,基本没有“意外”发生。没有意外就不会慌,不慌不乱就不会忙中出错,不忙中出错,那么获胜的概率就又大了那么一点点。
10、所以整个投资系统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了。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体系。
首先是判断。根据各种数据各种信息用理性、经验、模型判断现在的世界是什么状态。
然后是交易体系。将判断的结果代入交易体系。包括各种交易策略、心理建设等等。
然后是实施。包括产品选择,包括资产配置模型的应用。
整个体系是不停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永远在新的事实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填补漏洞,提升系统可靠性。
点击买入卖出其实只是一系列流程的结果,每个月看到的计划也是。通常看起来越简洁的东西,背后可能有越复杂的东西在支撑。
11、投资要布局的,应该是以后的钻石黄金,而不是现在的。
比如2016年初的50和恒生,比如近期我们一直买买买的医药和养老。
有些行为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为什么要买一堆不涨的垃圾。涨得那么好的,所有人都说还要涨很多的好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追?
对,不追。我们要做的是等别人追的时候卖给他们。2017年6/8
12、从一开始的恒生、50、300,到后来的红利、500、医药养老、创业等等。这一路布局,希望大家感受到的,是逢低买入资产等待别人给你抬轿子的乐趣。而不是别人买完了我们再去追热点。
不停的扫描市场上能监控到的品种,发现出现有价值的就开始买入。这种投资方式,要比不停的追逐热点不停切换,我个人认为,要舒服,而且安全的多。
买下跌的东西,当然总是显得不合时宜。但是,根本不用care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所有人都嘲笑你才好呢。
13、两融余额昨天突破9700亿。如果行情还是这样,两周内必然突破10000亿。上次1万亿是2016年1月。叠加多因素,有趣的事不会太远。本人投资从不会因为涨了跌了影响判断,只会根据常识、数据来判断
14、做投资,看价格,涨跌,做决定,是最不可靠的。
要看的不是屏幕里软件商红红绿绿的走势,而是背后代表的含义。涨了跌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的信息。
否则,你只能看到过去和现在,却看不到未来。
然而未来才是你能否赚钱的关键。即使看不清未来,也要看清现在。真的很重要。记住,现在,不是红红绿绿的涨跌。
15、不要管什么“非理性”,不要管什么“不合理”。死死拿住你的低价筹码,不要卖出。医药刚动一动,才涨了多少?
电梯,过山车?无所谓。不要卖,让利润奔跑,享受利润,就这么简单。真的跌了,继续买,下次涨回来就赚更多。
不要妄想你有能力做差价。
不要预测明天的价格,你的成本很低,记住这个。
16、巴菲特70年代以来只有3年亏损,如何解释?我本人2005年以来没有一年亏损,自信赚到的钱超过95%以上的人,“必须忍受大的亏损和回撤”从何谈起?
17、我的体系中,不是买了不涨,而是因为不涨才买。
这个逻辑关系不能错。我们的组合中,现在涨幅大的50、300、红利,包括差一点没买到的180、食品饮料,都是在他们非常落魄的时候我们才出手。而且也不是一买就涨。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弱的时间越长,我们买的越多,最后赚的才越多。
你买了一点点某个品种,它翻10倍,你能赚几个钱?赚不了几个钱。盼着你喜欢的东西打折才是王道。
你能不能把双11和黑五抢打折货的思维换到投资上,其实是很关键的一件事。你买东西的时候,总部胡拿着钱嫌想买的东西打折越来越狠非常难过吧。投资也是一个道理。
18、为什么要定时交易。
我告诉你真正的原因。
那就是资本市场的中短期不可预测性。
我们的任务,是把手中有限的资源,最合理优化的分配到“低估”品种上。如果“觉得”,又或者是根据“数据”,只要便宜就买,贵了就卖,很可能买卖都在半山腰。
金融交易不是数学题。便宜了就不会跌,贵了就不会涨?不存在的。便宜可能会更便宜,贵了可能会更贵。
所以我们要容错。给它时间。时间是容错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武器。
不预测涨跌,只根据概率配置资源。
19、之前一路都在说,不要卖。结果回调5%。你会不会想,还不如卖了,再买回来,成本降低5%,多好啊。
你事后看,这样简直完美。问题在于,你能做到吗。卖在最高点,买回在最低点?
且不说一来一回手续费有多少,就说这个时机的把握,能做到?
买了成本不高的品种,最重要的就不是再降低成本,而是你怎么才能吃到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大涨。
动不动就卖,利润是锁定了,但是你很有可能就接不回来了。接不回来,怎么讲,基本几年就白干了。
不是说未来它不会跌了,而是一种思维模式。要考虑清楚。
20、“金融投资想要赚钱无非是四个字:低买高卖。每个人都懂,然而能做到的人就少之又少。
道理很简单,“低”的东西一定是不被看好的。“高”的东西一定是众星捧月。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你怎么才能下决心走出羊群,到另一片没人跟你抢的地方去享受美食?
其实真的很难。
人类和羊群是一样的。走出羊群,特立独行,虽然有大片可以独享的草原。然而,也因为落了单,弄不好会成为饿狼的美食。所以,大多数人,是非常惧怕走出羊群的。
可惜,在市场上,我就是不想做羊群里的普通一员。别人不要的,我最喜欢。
你的垃圾,我来守护……”
“今天,我们再来买一只已经连跌三年,无人看好,从最高点到目前已经跌了65%,在我的估值体系中已经不比沪深300贵多少的指数。
这个动作,在这个时候,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也注定赚不到持续上涨的快钱,甚至有可能继续下跌,几个月乃至一两年不赚钱。不过,这就是我的投资方式。
很多人在面对历史k线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的筹码买在低位。而现实真的发生时,又有几人能耐住寂寞买入暗淡无光的东西?
知行合一,是我一生所求。”
那天,三年多新低。
知行合一,很简单。
21、投资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是可以穷举的,所以如果一个投资者把每一个情景出现的时候的决策原则都提前想好,面临决策的时候只需要针对当时当地特定的情景进行模式识别,然后按事先设定的准则行事,其决策的准确度和效率都会大大提高。而这一套决策准则在经过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决策情境的测试考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会帮助投资者获得成功。
——来自我那本还没送出去的《原则》
E大系列文章
阅读周刊(第41期):E大投资文集之均值回归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独立思考
阅读周刊(第42期):E大投资文集之逆向投资
阅读周刊(第43期):E大投资文集之金融史
阅读周刊(第44期):E大投资文集之非线性
阅读周刊(第45期):E大投资文集之概率
阅读周刊(第46期):E大投资文集之数学题
阅读周刊(第47期):E大投资文集之历史数据
阅读周刊(第48期):E大投资文集之反人性
阅读周刊(第49期):E大投资文集之耐心与节奏
阅读周刊(第50期):E大投资文集之站位与视角